中国智慧基础设施联盟暨全球智慧基础设施研究中心
近年来,我国在交通、市政、水利、能源、矿山、国防、民房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取得了大规模、高速度的发展。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单一数字化技术无法满足工程全寿命数据监测、海量数据处理分析、工程云分析服务等需求,打造“智慧基础设施”的呼声越来越高,基础设施建设行业面临着由“传统管理方法”升级转型为“信息管理”的巨大压力。然而,工程信息化领域面临着诸多挑战:系统数据获取困难,数据缺乏统一标准,平台兼容性差,各单位独立开发成本高、风险也高。
在此背景下,面对着“一带一路”建设所带来的基础设施建设及互联互通的迫切需求,本着“高校科研成果无偿回报社会、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联盟、共研智慧技术服务基础设施”这几个出发点,依托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同济大学于2017年5月24日发起成立了“中国智慧基础设施联盟暨全球智慧基础设施研究中心”,并在短期内即获国内外学界、业界的热烈响应。2017年加入这一联盟的166家单位及个人,分别来自一批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建设投资、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监理咨询、软件开发、设备材料等领域,其中境内128家,境外38家,分别来自于美国、德国、法国、奥地利、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越南以及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等12个国家和地区。2018年,先后又有多家国内单位申请加入联盟。
联盟致力于快速打造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基础设施智慧服务系统平台,推动我国基础设施全寿命智慧化管理和数据互联共享,促进我国土木、交通、市政、水利、能源、核电、矿山、国防、民防、人防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相关信息化的学术和行业水平的整体提高,进而快速抢占国际制高点。
联盟的主要工作如下:
1、完善联盟组织机构。联盟将逐步完善组织机构和运行框架,紧密地依托学会及依托单位,理顺联盟与成员单位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积极争取更多资源,逐步形成联盟的专职技术和管理人员,更好地服务于联盟成员,为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2、核心与共性技术研发。充分发挥联盟的优势,吸引政府资助、行业内相关企业和联盟成员的资金投入,进行核心技术与共性技术的研发,在国际上占领技术制高点的同时,避免各单位单打独斗开发的成本高风险高问题。
3、制定统一数据标准。发动联盟成员单位,共同制定智慧基础设施统一数据标准,避免受到国际软件厂商的限制,牢牢把握住智慧基础设施数据标准的话语权。
4、推进智慧基础设施平台(iS3)应用。通过联合开发、委托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培训等多种形式,以智慧基础设施产业化为导向,推进智慧基础设施平台(iS3)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并初步形成技术示范效益和市场示范效益。
联盟组织机构包括联盟单位、研究中心及秘书处。为促进联盟的更好发展,保证联盟成员间的有效沟通,加深联盟成员间的合作关系,联盟在同济大学设立联盟秘书处。
联盟秘书处的职能是主要负责各联盟成员之间的协调工作,安排联盟成员间的工作会议,组织联盟学术活动,相关同时负责联盟的宣传工作、年度计划和总结等。秘书处现有:秘书长1人、秘书1人、研发人员4人。
同济大学新闻中心主办 E-mail:newscenter@tongji.edu.cnCopyright@2018 同济大学版权所有